在唐朝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,有一位名为高蟾的冷门诗人,他的诗作往往被忽略。然而,正是这位被历史遗忘的诗人,写下了一首伤心诗《金陵晚望》,成为了千古名作。这首诗以短短28个字,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碎的晚秋画卷。
首先,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:
《金陵晚望》
高蟾〔唐代〕
曾伴浮云归晚翠,犹陪落日泛秋声。
世间无限丹青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在这首诗中,高蟾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忧伤的世界。
前两句“曾伴浮云归晚翠,犹陪落日泛秋声”,直接扣题而写,描绘了一幅金陵城秋日傍晚的景象,浮云在晚翠中归去,落日伴随着秋声泛起。
“晚翠”指的是日暮时苍翠的景象。“秋声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落叶声、虫鸟声等。这些声音都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伤感。
浮云和落日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,它们往往被用来表达时光流逝、人生短暂等主题。在这两句诗中,浮云和落日相互呼应,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、凄凉的氛围。同时,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金陵这座城市的感情和怀念。整首诗给人以沉重、压抑的感受,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
唐朝赵嘏有“浮云悲晚翠,落日泣秋风”之句,不知高蟾是不是模仿的赵嘏。
后两句“世间无限丹青手,一片伤心画不成”,意思是世间有无数的画家,但他们却无法将诗人此刻的伤心情感描绘出来。
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,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。诗人登上城头远望,只见浮云落日,秋风萧瑟,古城沉浸在一片沧桑之中。这种景色让诗人感到无尽的伤心和忧虑,而这种情感是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的。
这里的“伤心”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虑,是一种抽象的情感。而画家只能描绘出具体的形象,无法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现出来。因此,诗人感叹即使有无数的画家,也无法将自己的伤心情感描绘出来。
这首诗的结尾两句,感慨深沉。诗人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,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。他为此感到苦恼,而又无能为力。这种痛苦和忧虑无法用言语表达,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。
总体来说,《金陵晚望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,它通过描绘金陵城的傍晚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人事变迁的感慨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,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情感共鸣的境地,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