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手机版

十位知名度不高的诗人,写下的这十首七绝水平却极高,读过几首?

时间:2024-12-18 09:40:10   作者: 晨读诗词 

清代诗人赵翼在《论诗》中说:李杜诗篇万口传,至今已觉不新鲜。

作为流传千古的诗人,我们读过太多李白、杜甫、苏轼等知名诗人的作品,但其实,还有许多冷门诗人、冷门诗词,亦是经典佳作。

下面这十首七绝,你读过几首?

1、《江行》

黄景仁〔清代〕

江花江草故乡情,两岸青山夹镜明。

一夜雨丝风片里,轻舟已渡秣陵城。

这首诗短短四句,句句都是写江行,与题目扣得很紧。但是读者透过江行的具体描写,感到了此诗句句都是写乡情。

江花江草、青山绿水、雨丝风片、轻舟急渡,哪一句不是在写舟中人的故乡情呢?诗中描写的江上景是优美的,抒发的故乡情是纯真的。这是一首情真景美的小诗。

2、《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》

刘嗣绾〔清代〕

一折青山一扇屏,一湾碧水一条琴。

无声诗与有声画,须在桐庐江上寻。

每一座青山都象一扇屏风,每一湾明透清澄的流水都如同一张琴。无声的诗句和有声的画面,仅能在桐庐江上方可找到。

诗句极言桐庐江的美景。诗人的巧妙的比喻使原本已经可感的事物更加具体化。把“青山” 比作美丽的画屏,把流水声比作优美的琴声,使人遐想不已。

后两句更为新颖别致。世上只有有声之诗和无声之画。但诗人偏偏说还有无声诗和有声画,那只有在桐庐江上才能找到。

3、《早梅》

张谓〔唐代〕

一树寒梅白玉条,迥临村路傍溪桥。

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销。

一树梅花凌寒早开,枝条洁白如玉条。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,临近溪水桥边。并不知道临近水边的寒梅是提早开放,以为是枝头上的白雪经过一冬仍然未消融。

一首绝句,仅二十八个字,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,除立意新颖之外,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,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(洁白)、地点(偏僻)、季节(早春)、气质(耐寒)、姿态(俏丽)等特征,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,并借助像“白玉条”“冬雪压枝”等生动、形象的比喻,鲜明、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,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。

4、《听邻家吹笙》

郎士元〔唐代〕

凤吹声如隔彩霞,不知墙外是谁家。

重门深锁无寻处,疑有碧桃千树花。

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,不知是从墙外哪一家传来。重重的大门紧锁无处可寻,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,灼灼其华。

这首听笙诗写得十分别致,诗人把笙的乐音比拟成天上的神曲,逗引得诗人去追寻、探觅。并在美妙的音乐中幻化出了千株万株碧桃盛开的世界!

5、《咏兰》

余同麓〔元代〕

手培兰蕙两三栽,日暖风微次第开。

坐久不知香在室,推窗时有蝶飞来。

在屋内偶尔栽了两三株兰花。阳光温暖,春风柔和,兰花先后陆续开放了。在屋里坐的时间长了不觉得兰花香,打开窗户有蝴蝶飞来才知道屋里兰花盛开。

这首诗有人从“排除错觉,正视现实”的角度理解,也是对的。只是我们更要从“错觉”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矛盾转化的深处理解,那就更能认识“错觉”之所以错了。

6、《小廊》

郑板桥〔清代〕

小廊茶熟已无烟,折取寒花瘦可怜。

寂寂柴门秋水阔,乱鸦揉碎夕阳天。

壶中的茶已经煮熟,炉子也不再冒烟;我在廊下顺手折下了一枝菊花,清瘦的花枝让人十分爱怜。寂静的柴门前秋水宽阔,夕阳残照,归巢的乱鸦叫声噪杂,感觉天好似要被揉碎一般。

这是一首抒情小诗。妙在不着情语而情思袅袅。香茶煮熟,炉烟消尽,小廊前一派清新。正待尽情享受这富有伤感情味的美好时光,不料群鸦乱噪,拍翅而过,揉碎了夕阳耀红的天空,打破了黄昏时的静谧,诗人极佳的意趣横遭破坏,无名的惆怅流溢在字里行间。

7、《云边阻雨》

刘宰〔宋代〕

蔷薇篱落送春阑,笋葚园林早夏间。

牛背牧儿酣午梦,不知风雨过前山。

蔷薇花开过,已从篱笆上落下,春天已尽。园林间的竹笋和桑葚长势喜人,正是初夏时分。天气温暖,中午牧童在牛背上安然酣睡,不知道前山已经刮起了风下起了雨。

全诗的显著特色是“寓动于静”,让人在一幅优美的田园画中感受到春末夏初流动的色彩。

蔷薇篱落、春阑;笋葚园林、夏闲,所表现的是一种宁静幽远的境界。一阵风雨飘过,画面显得更加清新、明朗。

“不知”二字让依旧在酣梦中的牧童,丝毫没有觉察到瞬时的风雨。这样,整个画面的静态平衡没被打破,而色彩却更加透明,意境也更加深远。

8、《春日》

胡直孺〔宋代〕

风云吹絮柳飞花,睡起钩帘日半斜。

四海随人双燕子,相逢处处作生涯。

风吹着白云如一团团洁白的棉絮,柳树的花絮也伴随着春风飞舞。

一觉醒来挂起帘幕才发现太阳已经偏西了。一双燕子随着人四处漂泊,处处为家。

这首诗写春景。首句的 “絮”字具有双重比喻义,承前喻云,启后写柳花,不应拘泥理解。

后两句写燕子处处为家,暗寓自己的羁旅漂泊之感,又紧扣春景,饶有兴趣。

9、《初夏绝句》

陈子龙〔明朝〕

连阴万树有残红,独笠耕烟隔雨中。

布谷催人春去后,平畴十里楝花风。

入夏后,一直是阴云密布,细雨濛濛,树上还残留着一些没有落尽的红花。在这一片烟雨中有一个人独自戴着斗笠在耕种。

布谷鸟声声催人,这已是春天过去的时候了。平展展的田野里吹过一阵带着楝花香的微风。

这首诗写初夏景色。夏天本是抽象的,难以把握的,但作者通过典型的景、物把夏天表现出来,如“残红”、“耕”、“布谷催人” 、“楝花风”等都很形象地把初夏的特征突现出来。

10、《溪声》

赵俞〔清代〕

结庐何日住深山,竹月松风相对闲。

却笑溪声忙底事,奔流偏欲到人间。

将房屋建造在深山中,面对着山上的竹月松风,呈现出一片片的悠闲; 忍不住笑问溪边淙淙的流水,到底在忙些什么事,为什么总是要不停地奔流到嘈杂熙攘的人间?

这首诗作者借着取笑溪水来讽刺世人的庸俗无知,只知爱好喧哗热闹,却不知享受山中的幽静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