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今朝逢令节,依旧客殊乡。
禅衲同分席,清斋若过堂。
江茶浮水色,野菜带山香。
忽忆三秋菊,谁锄小迳荒。——宋 徐集孙《中元》
赏析:
徐集孙,字义夫,福建人氏,宋理宗时,曾被召入宫做过小官,退居后以著述为生,有《竹所吟稿》传世,《南宋文范作者考》有其生平记述。
这首《中元》是徐集孙在京城为官时所作,是一首思乡抒怀诗,彼时恰逢中元节,一年已经过半,每逢佳节倍思亲,客居异乡,思念之情愈甚。
千山同此月,千江同此水。远离家乡的人,无论出走多久,人生有多么充盈,在其饱满的内心,总会有一处柔软的角落,为温暖的乡情所占据。
这个中元节,远离故乡的徐集孙是那样的落寞寂寥,月圆人不圆,为了排遣对故乡亲人的之情,他来到禅院煮茶烧菜,尽量让自己闲适淡泊些。
秋风吹过,菊香阵阵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,家乡的菊花也开了,只是不知何时,自己才能回到故里,荷锄行走在家乡的小径之上。
02
雨余赤日尚如炊,亭午青阴不肯移。
蜂过无花绝粮道,蚁行有水遏归师。
今朝道是中元节,天气过於初伏时。
小圃追凉还得热,焚香清坐读唐诗。——宋 杨万里《中元中午》
赏析:
“夜热依然午热同”,这个夏天,杨万里饱受酷暑的熏蒸,“清寒正是可人天”,夏夜追凉,秋凉晚步,杨万里对秋天是如此的渴盼,可谓情有独钟。
转眼到了中元节,又是七月半,初秋来临,暑热减退,本以为能够舒服一些,可这个中元节,虽然下了一场大雨,可雨后天晴,依旧热得如同熏蒸一般。
雨霁天晴,骄阳似火,正午的绿荫不肯移动,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,蜜蜂没有找到花丛,无蜜可采,徒劳无功,地上积水甚多,阻遏了蚂蚁回家的道路。
彼时,在小菜园里追凉的杨万里,并没有享受到凉意,反倒觉得此时比刚入伏时还燥热,“心静自然凉”,与其追凉,不如焚香、清坐、读唐诗来消热。
何以销烦暑?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彼时的杨万里,颇有白居易的旷达,既然外寻不得,何不向内求?知道心有微风不是凉,所以秋气堪悲未必然。
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,与陆游、范成大、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,独创诚斋体,被称为“诚斋先生”,誉为一代诗宗,诗风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。
他积极乐观,虽然仕途坎坷,可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,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,纵然是烦热难忍,依然将烈日下的蜜蜂和蝴蝶写得栩栩如生,鲜活灵动。
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中元节,诗人不仅悟得了心静自然凉的理趣,还寻觅到了寻常日子里的爱和美,唯有热爱,可抵岁月悠长,人生漫漫,好心态很重要。
后记:
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小儿竞把青荷叶,万点银花散火城。——清 庞垲《长安杂兴效竹枝体》
庞垲笔下的中元节一片祥和,入夜,月上中天,月光朗照,大街小巷一片通明,清风徐徐,清凉无比。
人们纷纷走出屋来,享受这难得的清凉,孩子们则欢欢喜喜地结伴游玩,燃放河灯,看满城灯火阑珊。
缅怀先人,祭祖尽孝,这是中元节的核心文化,心怀感恩的同时,行走在人世间的我们也要学会珍惜。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,光阴从不会为任何人事而稍作停留,彼时,我们纪念先人,有一天也会被纪念。